2019年3月27日,一個名為996.ICU的項目在GitHub誕生。
https://github.com/996icu/996.ICU
該項目羅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勞動法》中關于勞動者工時制度的相關條例。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在996.ICU找到關于“996”的詳盡媒體報道。
由于該頁面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如今那些擲地有聲的控訴已經被部分國內瀏覽器攔截在警告彈窗之后。
但在事實面前,屏蔽不過是欲蓋彌彰。
前有杭州小伙單車逆行街頭爆哭,后有中軟員工突然倒地貧血昏厥。
“工作996,生病ICU”已經不單單是程序員自嘲的說法,“朝九晚九,每周六天”也不僅僅是多數互聯網企業的常態。
擠不上去的地鐵,人頭攢動的街道。996已然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社會的各行各業。
作為工作群體共同面臨的困境,996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成為時下最熱的話題。
然而馬云在阿里巴巴內部交流會上發表的關于996的言論,卻讓不少人寒心。
“我個人認為,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分,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
“如果你不熱愛,哪怕8個小時你都嫌很長,如果你熱愛,其實12個小時不算太長。”
為了表明自己并非為996站臺,馬云再談996時提到:不為996辯護,但向奮斗者致敬!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這話不假。天天不上班的奢望僅存在于游戲里。
想要實現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狀態,理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成功不易,因為每個人都在努力。成功的橄欖枝只拋向了少數人,多數人還在溫飽線謀生存。
馬云站在成功者的山巔,眼里只映出青山綠水,良辰美景,卻看不清在半山腰努力向上攀登的奮斗者們汗流浹背的模樣。
面對此起彼伏的批判,馬云再次給出了顧左右而言其他的答案。
這就好比你和面試官講權與法,他句句和你談情懷,不是語言不通,而是利益所趨。
有人嘆道,悔創阿里的馬云爸爸終于還是露出了資本家的馬腳。
“真正的996不是簡單的加班,不是單調的體力活,和被剝削沒有關系,因為現在的人并不傻,可選擇的機會也不少。”
馬云描繪的996是福分,現實中的996卻令人無福消受。
996的工作就像一支套牢的股票,忍痛割肉的果斷不是人人都有,更多的人甘愿困在惡性循環的陷阱里,是憑著對理想的一腔熱誠,也不想自己長久以來的努力付之東流。
雖然馬云所言996并非彼996,但拋開996問題,他對員工與企業負責人的建議某種程度上是在理的。
我不想過多腹誹馬云為奮斗者呈上的心靈雞湯是否還加了其他的佐料,因為眾口難調,再優秀的廚師也很難做到合乎每個人的口味。
我以為,學習、思考和自我提升應當在工作之余,而不是包含在每周72小時+的工作時長之內。
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是996問題的核心所在。
如果在工作中投入的時間成本沒有得到同等的回報,無論是金錢或是知識等其他形式的回報,那么這種所謂的非官方工作制,實質上就是對個人利益價值的剝削。
接受無償加班不是收獲了成長的機會,而是對剝削的默許與盲從。
我們在短暫的生命中追尋的本不該是工作快樂點,而是生活快樂點。
那些為科學、藝術、政治奉獻了自己大部分時間的奮斗者,豈止是熱愛自己的事業。我想,他們更愛生活。
若是心中只有工作而缺乏對生活的那份熱忱,即使最終收獲“福報”也只會“累覺不愛”。
我相信這三碗馬氏雞湯都是馬云的真心話,也堅信多年以前的“悔創阿里”盡是肺腑之言——
“我后悔終日忙工作,根本沒時間陪陪家人,要是能再活一次,我絕對不會再這樣了。”
-The End-
封面畫師
P站id=883091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分享方法:點右下角按鈕
投稿郵箱:sunyu@appchina.com